关于我州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议
延边州商务局 吕继
我州重视服务业发展。近年来注重发展了生活性服务业如家庭、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亟待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现提出以下建议:
尽快建设我州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区。
我州目前生产性行业大部分在开发区,如何更好的服务企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议将服务企业或相关机构聚集程度较高的特定地域空间,进行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区域应设在集聚高素质人才密集、基础设施和网络发达、市场需求旺盛、生活环境质量较高、经营环境宽松开放的城市中心区域(如延边大学附近),发展形成链条化和网络化格局。从集聚--散点式集聚---网络式集聚发展。整合后,提供了科学快速高效全方位的生产性企业的全程服务。
统筹规划集聚区并实施适度优先发展的政策支持。
为避免集聚区定位不明、重复投资、盲目建设等问题出现,发挥领军集群和平台作用,规划应先行。2010年来我州经济发展GDP中服务业的比重一直持续在40%--43%左右,鉴于我州正在实行由工业优先发展向服务业适度优先发展的转型,不仅要促进服务业水平及其占GDP和就业比重的提高,更要通过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强服务业创新发展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对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支撑、带动功能。要加强集聚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优惠政策(可享受高新区的政策)的扶持,加强集聚区的人才支撑,形成功能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争取国家的试点试验和分类指导,学习先进地区服务业集聚区的经验,争取得到国家的认证。
通过科学的布局,完善行业标准,创造环境条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有机融合,才能推动我州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注:生产性服务业包含: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建设和技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