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全州碳汇林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珲春林业局贮木场 于杰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雾霾污染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共同课题。气候变化结果导致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生态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等,而雾霾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有报告显示,我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节能减排和发展碳汇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主要措施。专家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出
延边州在去年评出2014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排名位居第一,森林覆盖率达80.49%,素有“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之称,是宝贵的碳源储备库,在发展碳汇项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作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着首要地位,发挥基础作用,承担重要使命的延边林业,要切实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用绿色力量筑造美丽延边,造福人类。
结合我州实际情况建议:在州政府的领导下,要进一步加快全州碳汇林业发展,切实推动延边州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尽快把发展碳汇林业放到与工业减排、治理灾害性天气同样重要的位置,建立相应的目标任务与管理责任。积极组织试点与示范,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成功进行森林碳汇交易的经验,加强碳汇市场的研究和培育,大力发展碳汇林业,打造延边林区品牌,实现森林生态效益。
二是政府建立延边绿色碳基金,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提供减排的平台,积极争取中国绿色碳基金项目,中国绿色碳基金是目前我国发展碳汇林业的资金供应的主要平台,要积极争取该基金对延边林业发展碳汇项目提供的资金支持。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推进碳汇林业,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林业碳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气候变化、林业碳汇、碳补偿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全民造林固碳意识,自觉为清洁空气,减缓气候变化做出努力。
名词解释:碳汇林业
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林业领域内的唯一合作机制,是指通过森林固碳作用来充抵减排二氧化碳量的义务,通过市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补偿。根据规定,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发达国家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可核证的排放削减量”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中国东北部内蒙古敖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就是根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相关规定,由外方承担部分投入,在我国造林的第一个“碳汇”造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