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口岸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高 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安排,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了以副主任高杰为组长、民侨外委部分委员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于5月中旬对我州贯彻实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口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先后到和龙、龙井2个县市,实地查看了南坪口岸、三合口岸的管理与通道建设情况,召开了政府、口岸、商务、边检、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并听取了和龙市、龙井市政府报告(延边州、延吉市、珲春市、图们市、安图县以书面形式汇报),对我州贯彻实施《条例》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对外开放,口岸先行。延边州共有12个对外开放口岸[1](1个航空口岸、2个铁路口岸和9个公路口岸),占全省对外开放口岸总数的60%,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位列第一。延边州大部分口岸建关历史久、通商范围广,是我省乃至我国对朝、对俄进出口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和转运站,也是中、朝、俄、日、韩等国进行多边贸易的重要物资中转口岸和开展旅游等人员交流的人员中转地。
《条例》自
(一)科学规划,加大口岸建设力度
根据国家、省有关口岸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口岸发展规划,州口岸办聘请专家编写了《延边州口岸发展规划(2010—2020)》,使口岸发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2012—2013年,全州共投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537万元,重点建设的项目有:延吉航空口岸国际航站楼扩建项目,古城里、沙坨子口岸建设及双目峰临时联检楼,三合口岸跨境桥维修,南坪、古城里口岸联检楼防水、防雷及供暖改造工程等。投资1000万元扩建珲春铁路口岸综合服务楼,投资300万完成了圈河口岸互市贸易场区建设。2013年,全州口岸进出口货物147.8万吨,同比增长42.39%;出入境人员122.4万人次,同比增长5.79%;出入境车辆20.9万辆架次,同比增长19.56%。
(二)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口岸开放和升级
一、沙坨子、古城里口岸等待国家正式验收。2013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和长春海关分别对沙坨子、古城里口岸进行了预验收,目前两个口岸的基础设施及人员配备已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口岸运行顺畅,正等待接受国家正式验收。二、双目峰口岸升级工作稳步推进。双目峰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征地
(三)完善措施,加强航空口岸规范管理
延吉航空口岸在运营延吉—首尔固定航班的基础上,先后开辟了延吉—韩国青州、釜山、大邱、襄阳、济州,延吉—朝鲜平壤和延吉—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多条国际包机航线。2013年,过客量达42.9万人次,同比增长9.23%,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延吉航空口岸运行由州口岸办直接协调管理,各航空公司开辟航线及变更时刻、机型时,提前向州口岸办报送相关文件;延吉航空口岸航班时刻变更时,民航机场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向州口岸办通报航班动态,再由口岸办统一向联检单位下达上岗指令。近年来,对延吉航空口岸查验通道及联检办公楼共投入300余万元,2013年重点对新扩建的国际候机厅联检单位查验设施进行了增设及改造。延吉航空口岸和其他口岸一样,对出入境重要客人开辟绿色通道,给予相应的礼遇。
(四)强化协调,创建口岸文明大窗口
按照《条例》规定的各部门职责和工作程序,口岸各联检单位在工作中密切联系,齐心协力,与时俱进。一、建立口岸信息共享机制,组建口岸信息员队伍,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口岸运行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定期召开口岸联检部门工作协调会,早沟通,勤协调,多交流,确保“大通关”顺利进行。三、州口岸办会同口岸联检单位积极深入边贸企业调研,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扶持支柱企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四、开展“国门党建一体化”活动,今年5月,延吉航空口岸成立了党委,州口岸办与州文明办开展了“全州口岸文明窗口”评选活动,不断创新口岸党建管理模式。五、每年度对业绩突出的口岸联检单位及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利用媒体平台弘扬正气。2012年,圈河边防检查站被吉林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2013年,圈河口岸和延吉航空口岸被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评为“口岸运行管理先进口岸”;圈河口岸“国门党建一体化”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口岸开放和升级遭遇瓶颈。口岸跨境桥新建、口岸重建等项目都是由中央或国家相关部委批准,地方政府一无权审批,二无钱承建,推进困难。一、图们铁路口岸已具备开通国际客运功能的基础条件,但未能争取到国际客运功能。二、新建图们铁路口岸联检楼困难较多,目前,铁路口岸联检部门、中朝双方交接所临时借用铁路部门的办公区域办公,工作十分不便。三、在双目峰口岸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口岸前,无法开展立项所需相关审批工作。四、三合口岸限定为中朝双边客货运输口岸,不具备第三国过客、过货的功能。
(二)口岸跨境桥急需新建。我州现有的圈河、沙坨子、图们、三合、开山屯、南坪、古城里7座口岸跨境桥超龄服役,大多始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常年超负荷运转,基本已成危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发生倒塌等安全事故。今年,圈河口岸和图们公路口岸跨境桥已列入了新建计划,需建设资金2.8亿元,目前已经落实2.3亿元,尚有资金缺口0.5亿元。
(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目前,圈河口岸新建联检楼、珲春各口岸货物集中查验处理中心新建项目、古城里口岸监管场地等项目前期准备已经就绪,急需建设资金。目前州及各县(市)政府还没有把口岸运行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口岸基础设施勉强维护,新建基础设施项目进程难以开展。
(四)俄、朝验放速度慢,通关效率低。俄方和朝方仍沿用过去的查验模式,由通检所、海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这5家单位来联检,查验设施陈旧,通关手续繁琐,通关效率低下,经常造成游客排队、车辆滞留现象,严重影响经贸交流与旅游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条例》的宣传与落实,提升口岸综合素质。充分认识《条例》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贯彻《条例》,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将《条例》认真落到实处。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条例》,为提升口岸综合素质创造和谐氛围。
(二)突破制约口岸发展瓶颈,加快扩大口岸开放和升级力度。一、加大解决图们铁路口岸国际客运功能问题,实现图们口岸客货双通。二、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图们铁路口岸联检楼新建进程。三、林业和国土资源部门加快双目峰口岸林地审批和土地审批等相关批复,推动双目峰正式口岸早日获得国家批准。四、推动三合口岸早日升级为国家级口岸,把朝鲜会宁口岸至清津港的公路建设、清津港的开发利用列入延边州、乃至吉林省对外开发开放的议题,从而真正打通中国至朝鲜清津港国际大通道。
(三)重视跨境桥的维修建设,为“大通关”提供有力保障。安全工作无小事,我州大部分跨境桥都存在着严重的事故隐患,这不光影响通关效率,更关乎百姓的生命安危和财产安全。一、各县(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形成合力,多方面争取资金。二、各部门加强协调,齐心协力,认真排查跨境桥存在的安全隐患,尽早沟通,及时上报。三、针对跨境桥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应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和专家组,制定维修计划和施工方案,组织维修。四、通过外交途径,与朝鲜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中、朝口岸跨境桥的维修与改造工作。
(四)加大口岸建设投入,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口岸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做好口岸开放这篇大文章。二、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加快口岸建设进程。三、各县(市)政府把口岸运行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口岸建设顺利进行。四、政府出台减免费用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让企业参与到口岸建设中。
(五)建立中、朝、俄地方政府定期会晤制度,切实解决通关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州、市政府与朝、俄地方政府形成定期互访机制,及时解决口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联检单位进一步巩固与朝、俄联检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及时协调和解决双方在“大通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三、加强对通关便利化的调研与研究,不断完善通关措施,加快电子化通关速度,简化通关手续,为外贸企业松绑,大胆创新,急事急办。四、积极推进跨境合作,促进互市贸易发展,推动经贸往来,促进合作,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