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人大:对外友好交流取得新进展
6月24日,珲春市人大常委会与尤里主席为团长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什科托沃区杜马代表团在珲春签署了《友好交流协议书》,确立了友好协作关系。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相互学习借鉴,以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造福人民生活幸福为目的,围绕经济、社会、文化、体育、教育、卫生、旅游等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通过人大、杜马间的定期交流,支持政府及民间加强合作,促进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在开展双边交流的基础上,努力拓展环日本海(东海)沿岸各国地方议会间的多边交流与合作。协议签署前,什科托沃区杜马代表团先后参观了珲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俄罗斯人之家)、中俄珲春铁路口岸、珲春河景观带改造工程等,了解了珲春浦项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情况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并围绕双方机构设置、职权范围、运作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了座谈。
截止目前,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与韩国束草、浦项以及俄罗斯哈桑、乌苏里斯克、什科托沃等周边国家城市议会和杜马签定协议,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有力促进了彼此城市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把脉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
为促进珲春市外国人管理和服务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促进对外交往和经济社会发展,珲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从6月初开始,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全市外国人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调研组实地查看了珲春特来纺织公司、盛通水产公司等涉外企业,与外来客商、劳务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外国专家在珲生活、工作情况和国外劳动力引进、管理情况,还深入到部分社区了解了常住外国人管理服务情况,在珲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观摩了外国人服务工作流程。调研组还听取了市政府和各部门的外国人管理工作情况介绍,并征求了意见建议。
调研组对珲春市政府外国人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建立外国人管理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形成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服务管理联动机制。提高外国人管理服务水平。二是强化措施,运用科技、信息手段提高管控能力,要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机制,尽快出台外国人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拓宽管理服务渠道,规范管理服务规章,更好地为在珲外国人提供服务。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做好管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管理服务平台前移,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实现网格化管理;四是完善服务,深化涉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能。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服务机构建设,切实提高外国人管理服务水平。
关注宗教事务管理
为促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升宗教事务管理水平,珲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对全市宗教事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市政府、民宗局、公安局、外事办等部门的情况介绍,了解了珲春市宗教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实地视察了7处宗教活动场所,与部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加强宗教工作的方式方法。
视察组充分肯定了珲春市近年来宗教事务管理取得的成绩,认为珲春近年来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服务中加强引导,保护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了宗教界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宗教事务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针对宗教教职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水平低,农村宗教活动场所监管难度大,非法宗教活动及宗教渗透时有发生的实际情况,视察组提出:一是要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不断提高宗教事务管理水平。二是要加强宗教场所自身建设,加大中青年教职人员培养力度,搞好内部人员管理、财务制度化建设、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民主管理能力。三是要坚决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增强信教群众奉公守法、爱国爱教的自觉性。四是注意倾听宗教界人士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解决好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问题。五是将民族宗教的发展与旅游业联系起来,拉动旅游业发展,为珲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珲春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外办主任 金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