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人大宣传工作新局面
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振海
人大的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委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扎实开展人大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了解人大工作,提高全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使人大的各项工作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有助于推进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的开展。近年来,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常委会履职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发挥新闻媒体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宣传教育渠道作用,积极探索新时期新闻媒介的传播规律,拓展载体、丰富形式、充实内容,积极主动开展宣传工作。
一、提高认识,明确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市人大常委会自觉增强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人大宣传工作是坚持根本政治制度的现实需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丰富的内涵,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深化社会公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人大宣传工作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经60余年,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人大宣传工作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常委会实际工作、贴近人民群众,增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珍惜和维护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更加主动、有序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民主渠道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使我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为公众所认知,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人大宣传工作是实现依法治市的必然选择。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基础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法治的力量在于人们发自内心的遵从,通过坚持不懈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大宣传工作是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有力推手。加强对人大履职情况的宣传报道,有效增强人大监督工作透明度,把人大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促进代表履职与展示代表风采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主体作用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先进模范作用,有利于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推动人大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常委会的自身建设。
二、健全机制,构建人大宣传工作的大格局
人大宣传是一项系统工作,仅靠某一个部门单兵作战难有作为。市人大常委会主动协调各方关系,充分调动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积极性。
伴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大工作丰富生动的实践,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普遍关注,对人大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面对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传播媒介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把握新形势,适应新要求,将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课深入研讨,制定了以常委会为主导的联系协作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了人大常委会机关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合作与配合。注重发挥本地各种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开辟专版、专栏,制作专题节目等,不断加大了对人大工作的报道力度,使人大宣传报道长流水、不断线,改变了在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单打独斗”局面,构建出人大宣传工作的大格局,形成了推动人大宣传工作的合力。成立了常委会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常委会机关全员参与,街道代表工作办公室和乡镇人大通讯员组成的宣传队伍,形成上下贯通、联系广泛、多层次、多角度的人大宣传工作网络,使之更加符合新时期人大宣传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提升质量,增强人大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做好大人大宣传工作,就是宣传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宣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大工作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要求,为人大宣传工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和广阔空间。市人大常委会加大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研讨、制度创新、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法律法规、监督工作、代表履职等方面的宣传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公众日益高涨的参与政治的热情和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期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中蕴藏的丰富信息资源加以发掘,从中找出重大题材加以宣传报道。严把质量关,对宣传稿件实行三审制度,即相关办公室初审,主管领导再审,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终审。几年来,上百篇有独到见解、有详实论据、有可行措施、有前瞻性、有借鉴意义的不同体裁的各类文章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借助《延边人大》杂志上创办了三期《珲春专辑》。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新闻媒介这个有效的平台和载体,传递了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正能量,增强了人大宣传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四、完善措施,开创人大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人大宣传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改进方式,完善措施,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时效。市人大常委会从规范完善宣传工作制度入手,落实激励机制,为增强人大宣传工作活力提供制度保障。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组建后,把宣传工作列入常委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出台了宣传工作管理办法,每年都根据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定和补充。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宣传工作实现了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宣传工作成效纳入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建立责任机制。把年度宣传任务分解到常委会机关科室、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代表工作办公室,并落实到人,常委会机关从领导到科员人人有任务。实行激励机制,根据稿件的体裁、内容、发表的级别,实施奖励,按季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充分调动人大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坚持“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人大工作动态,统筹安排会议期间的集中报道与日常宣传,把履职工作与展示代表风采结合起来,立体地展示人大工作的多样性,通过媒体传递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履职的具体成果,强化了社会各界对人大开展工作的了解与监督。
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在宣传工作中把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创新理念、突出重点、选准视角上下功夫,使人大宣传工作鲜活生动,实现了“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刊上有文”。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工作,对外树立了人大常委会的新形象,
对内有效地提升了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全面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新气象,开创了人大宣传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