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延边人大2015第二期

关于全州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5-06-20 10:00:11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闵光道

闵光道_副本.jpg

一、基本情况

(一)医疗网络日趋完善。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体系建设,医疗服务范围逐步延伸。目前,全州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146所,包括1所省级医院、6所州属医院、16所县级医院、17所企业医院、72所乡镇卫生院、1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60所村卫生室(所)。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取消“以药补医”,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民营医疗机构达到1076所,床位1617张,覆盖口腔、烧伤、妇科、骨科、泌尿生殖、整形美容等专科医疗领域。肿瘤、眼耳鼻喉、脑科、朝医等专科医院服务功能不断加强,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全州基本形成了省州县乡村5级诊疗机构同民营、专科医院相互补充的医疗资源格局。

(表一:全州主要诊疗机构分布情况见文章后)

(二)医院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州以延吉为中心,敦化、珲春为两翼,推进等级医院建设,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延边医院面积14.4万平方米,床位1500张,设备资产4亿多元,外科、儿科手术室、ICU以及体检中心等全省领先。去年门诊115万人次,住院41514人次,手术20876人次,成为疑难危重症诊治与教学研究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延边地区的中心医院。延边二院异地新建完成投资6000万元,妇幼医院扩建完成投资2400万元,今明两年将陆续投入使用。新建的延吉中医院面积3.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00张,去年晋级“三甲”医院,其先进理念的体检中心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敦化投入3000多万元更新市医院医疗设备,启动9720平方米的中医院综合楼扩建项目。珲春市投资1.7亿元建设38468平方米市医院综合楼,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目前,全州除图们外,各县市均建有2所以上“二甲”公立医院,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三)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全州所有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4年药品采购金额1.12亿元,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村卫生室建设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断增强,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年递增,到2014年达到11类43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实施健康档案制度,完成建档148.9万人,以城市社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为基础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四)保障体系成果明显。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10年以来,全州共争取上级资金近5亿元建设735个项目,相继建设13所县级以上医院、76所乡镇卫生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4个村卫生室(所)和一批基本的医疗卫生项目,大大改善了我州的医疗服务条件。截至去年末,全州城镇医疗保障参保151.4万人(其中职工67.6万人,居民83.8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4.6万人,参合率达到99.9%。新农合医疗人均筹资410元(其中个人缴费90元,政府补助32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五)人才队伍日益壮大。通过高等医学院校定向培养、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帮扶基层等措施,加大对卫技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平衡布局。截至去年末,我州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2.79人,每千人注册护士2.76人,分别高于全省0.45人和0.63人。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重视对医疗服务的规范,我州医护队伍的形象逐年提升。

(表二:全州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情况见文章后)

二、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均衡。一是公办医院床位数超限。目前,全州公办医疗床位8943张,每千常住人口4.13张,延吉市区域内公办医疗床位3820张,每千常住人口6.43张,大幅超出3.3张的国家规划控制标准。而全州社会办医千人床位数仅为0.74张,不足国家规划标准的一半。二是基层医疗人才匮乏。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不足、人员老化、全科医生缺乏等问题突出。而且延边医院、延边二院、妇幼医院、脑科医院、延边中医医院、珲春市医院等均有新建、续建、扩建项目,随着公立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国家要求床护1:0.6和医护1:1.25比例目标,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明显不足,势必会进一步挤占其他各类医院的人力资源,基层和非公医疗机构的发展将会更加艰难。

(二)公立医院经营风险增大。一是高额负债风险。新扩建项目和引进大型设备,多是通过银行举债,医改后医院取消“以药养医”,医院偿债能力大为减弱,资源的重复建设,将会导致公立医院恶性竞争。如延吉、珲春、图们等人民医院负债均达亿元,延边中医医院负债达2亿多元,延边二院建成后也将举债运营,靠自身还贷十分困难。二是诊断领域竞争。新改扩建医院难以获得相应资质,医院利润空间被挤压在大型医疗设备诊断和平均住院日上,导致过度检查和病床使用率虚高等问题出现,将会推高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剧医院的深层次矛盾,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各级财政负担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三)基层卫生机构运营困难。我州乡镇、社区、村一级医疗卫生资源普遍薄弱。一是村卫生室运营困难。目前,全州还有160个医疗空白村,这些村多是地处偏远、服务人口少、招募医生困难,农民看病就医问题迟迟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已建成的卫生室在水、电、取暖、房屋维修、日常维护等方面缺少经费支持,各县市补贴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建成后再没投入,有的村医拒绝入驻。二是乡镇卫生院人员不足。特别是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全科医生,年轻的医务人员流失过快,有的卫生院仅有几名医生,难以保证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缓慢。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能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多数中心缺乏诊疗设备与医护人员,转诊制度也无从落实,难以满足城镇居民就近就医服务的需要。

(四)村医队伍老化断档。一是年龄老化。目前,全州登记乡村医生1005名,60岁以上村医占30%多,甚至有82岁村医仍在行医。如不采取措施,再过10年左右,全州将有半数村出现空白。二是经费难落实。多数县市按服务人口数核发补助补偿经费,在全州1231个行政村当中,服务人口不足300人的村有565个,这些村的卫生室,年收入仅为几千元,难以维持正常运营。村医多是“半医半农” 没有养老保障,收入依赖用药差价,取消药品加成后收入将更加困难。三是村医培养机制缺失。从近年情况看,大学本专科学生不愿到农村服务,过去依赖培养基层医护人员的卫生学校已升格高校。一名医生从毕业到独立行医一般需3年以上的传带学习,我州村医却面临着无人肯来、无人可带的困境。

(五)药品配送供给渠道不畅。这次调研中基层普遍反映,实施吉林省药品招标采购平台政策后,整体医药价格有所回落,但服务不到位问题突出。一是基本药物品种不足。缺少临床抢救药品,如胃复安、爱茂尔、西地兰等;没有了过去农村常用的便宜药,如正痛片、土霉素和部分感冒药品种,导致用药难、用药贵,农民对此意见很大。二是部分药品价格虚高。如丹红注射液价格为41元,原价仅36元。三是配送不到位。越是乡村偏远地区,药品配送越是困难,有的中标药企甚至要求加价送药,有的村3个多月才能配送一次。卫生所不得私自购药,严重制约了乡村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卫生监管职能,统筹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一是加强规划实施和资源配置的约束与和调控。强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控职权,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并禁止审批二级以上医院床位增量,适当减少公立医院床位数,避免资源过剩和高额债务由政府买单问题的出现。二是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医疗资源管理机制。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等,无论何种资金渠道,都必须服从规划,严格审批程序。推进大型医疗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利用效率。三是围绕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对现有医疗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引导等级医院加强专科差异化建设,加强以降低平均住院日为核心的医院内部改革,消除虚高病床使用率造成的患者“床满为患”假象,以此降低住院患者人均费用,减轻医保及新农合的负担;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企业医院要根据人口发展的需要适度整合,在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发展好优质医疗资源。四是统筹发展好中医朝医资源,逐步提高中朝医在各级诊疗机构的比重。

(二)健全政策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卫生机构正常运行。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今后,新增医疗资源要坚持向农村和社区倾斜,尤其是要加快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提升村卫生室功能和服务水平。各县市要将村医补助和村卫生室日常运营经费统筹设定标准,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给予保障。二是要完善基层管理机制。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设备购置资金、人员培训经费等纳入县(市)财政预算,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城镇卫生工作重点要向社区转移,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纳入财政预算,推进卫生服务向居民家庭延伸。继续完善城乡健康档案制度,推行家庭健康签约,实现服务人口的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三是积极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发挥医保经费要向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倾斜,通过支付杠杆,推动患者到社区和乡镇院首诊,逐步实现与二级以上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

(三)建立培养激励机制,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一是稳定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在现有编制总体不足的前提下,优先保障乡镇卫生院编制配备,通过环境改善、待遇保障、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倾斜,确保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安心基层工作。二是积极探索村医培养机制,依托延边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谋划中等专业村医定向培养机制,用好延边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各种资源构建全科医生培养机制。继续推进卫生对口支援、对口帮扶政策,落实乡镇卫生院向空白村派驻医生制度,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三是要积极探索村医纳入养老保险办法,妥善解决老年村医的生活保障问题。

(四)加大监管制约机制,确保基本药物采购顺畅。一是要加强监管。各县市卫生部门要构建城乡药品供给信息的监管服务机制,及时准确掌握药品短缺信息,通过制度约束药企配送行为,督促药品供给企业及时配送。通过通村客运车辆、邮政快递等资源,帮助药企构建边远农村地区的配送网络。二是要强化监督。对于药品品种短缺、药价虚高、临时加价以及药企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县市卫生部门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向省卫生部门进行反映,保障我州基本药物的配送和供给,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五)鼓励社会办医,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协作机制。一是加大对非公医疗机构的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办医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加强社会办医诊疗科目和大 型医用设备的调控服务,支持大型医用设备进入社会办医领域。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康复、老年病、护理、临终关怀等医疗机构和层次较高的医疗保健项目,推动老年服务、医疗旅游、美容养生等健康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快和完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医疗保障与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的等同共享机制。构建和完善统一公正的医疗卫生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模式,为社会办医、基层医疗创设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三是继续强化对非公医疗机构的监管,将其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范围,切实维护医疗秩序,推动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