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建议
2021-05-04 12:45:12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第一个五年。如何把握“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窗口机遇,形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是当前各行业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老年服务现状及问题

从汪清县老年福利服务的现状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入住率低、覆盖面小。目前,公办养老机构仅仅面向“三无”、“五保”对象供养和少量自费代养,覆盖面较小。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设施简陋、护理条件差,与国家规定对养老机构的要求和老年人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有限,专业养老人才缺乏,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并没有充分显现;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前期投入较大,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支持较少,导致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迟缓,数量少,积极性不高;三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公办的养老机构由于管理体制问题,工作人员出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护理人员素质较差等现象。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来源主要是下岗女工和农民工。 

二、关于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步伐,促进养老福利机构社会化。

对公办养老福利机构改革:一要实现经营方式多样化,也就是将经营权以承包、租赁、出让、委托经营、参股等方式转交给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以及外资等有资质的市场主体,由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探索走“公办民营”发展路子;二要实现服务对象公众化,也就是引导公有养老机构从单纯为“三无人员”、“五保户”对象服务向为社会公众服务转变,有偿、低偿和无偿相结合,可以利用空余场地兴建老年公寓,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使养老福利机构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三要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也就是实行领导聘任制、行政领导负责制、量化责任指标,在用人、分配方式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人员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在服务项目上从单纯生活供养向供养、教育、医疗、康复等服务一体化转变。

(二)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事业,对政府、投资人、广大老年人都有受益。一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参与养老服务,将原来维持公办养老机构的费用用于补贴有资质的承包机构,由社会机构实现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将针对社会化养老工作的优惠扶持政策细化、量化、具体化,加以落实;三是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级、推荐和使用力度,借鉴月嫂定级制度,对养老护理人员实施级别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确保“社会养老机构有人可用,专业养老人才有钱可赚”。

(三)依托社区推进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建立。

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最理想的活动场所。据调查数字显示,只有6%的老年人表示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愿意住进养老机构,绝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在家养老,在社区养老。目前,国家将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工作交由街道社区承担。这就需要依托社区推进社会化养老。首先,要做好市政规划,在新建居民小区或改造老居民区时将为老服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其次,大力培育中介组织,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超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等,为养老市场的发展搭建社会平台;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养老设施和参与为老报务,保护其产权、服务和劳动成果。

(四)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健全监督机制

逐步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引入管理中介组织,建立养老服务监督检查机制,提高养老服务管理质量。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服务方面,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协调作用;在沟通方面,开展信息交流及对外交流活动,组织学术讲座,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在监督方面,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标准,进行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