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打造知名农特品牌的建议
2019-04-25 15:12:56

品牌农业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商机,如果说前些年是品牌从无到有的第一次飞跃,现在则是从零星到云集的第二次起跳,品牌化将是农产品营销的终极发展方向。目前,延边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特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是:知名农特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品牌带动效益不明显,没有一款叫得响的区域公共品牌。二是:企业规模小,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绿色有机产品少,附加值不高,产品缺少工匠精神,市场竞争力较低。三是:企业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淡薄,认为注册商标就等于有个品牌,销售渠道规划不清晰,对市场的营销管控乏力,品牌缺少核心价值,同类企业各自为证,封闭式发展,这些已成为品牌价值提升的障碍。四是:品牌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往往资源有限、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贷款融资比较困难。在此,特提出几点建议:

一、做大做强农特品龙头加工企业。要支持农特产品龙头企业提高技术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要全面提升企业农产品加工安全等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充分挖掘优势农业资源,选择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和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区域产品。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加强三品一标品牌产品建设,制定统一的农特产品标准,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基地,支持乡村创建线上销售渠道,鼓励农产品品牌企业建立电商平台,或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优质特色农产品。要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搞好农产品加工项目包装,努力吸引国内大企业和大集团投延边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本地龙头企业发展步伐。

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在农业品牌的推进过程中,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在制定政策、完善标准,土地流转、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给予清晰的引导和规范。另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业技术装备等基础设施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议政府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和产品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培育和发展品牌产品。要设立品牌创建专项奖励基金,对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奖。积极帮助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助推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要不断优化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财政部门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会同银行信贷部门,帮助研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独立信用评级体系,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

三、提高现有品牌利用率和效益。延边现有的知名品牌企业规模小、产能低,受困于企业实力,品牌建设往往力不从心,无法利用品牌形成溢价。建议政府组建一个有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吸纳一些民间资本,通过收购现有品牌,或新注册商标等形式,利用地标产品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集中资源做专业化、有深度、精准化的品牌营销。要创建延边农特产品的公共品牌,制定延边农特产品的标准和规范,围绕黑木耳、大米、松籽、蜂蜜等农特产品,实现经营组织的社会化、产业链化,生产加工的标准化、生态化,科技与管理的集约化、整合化。要推动延边农业企业和农户抱团发展,带动全州农业产业升级,形成资源共享、品牌共享、整合资源、组团参战,全面提高延边农特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强化品牌的宣传和推介。从注册商标到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需要经历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不注重品牌宣传推广,就难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乃至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展销展会和专题对接活动,塑造品牌良好形象,建立品牌美誉度,扩大优质产品品牌的影响力。要学会讲品牌故事,善于发现和挖掘与产品关联的地域特质、习俗文化、历史传承、创意卖点等,打造品牌特色,提升产品品牌的附加值。同时建议整合资源,加强品牌品牌宣传的总体策划,开展品牌主体宣传,打造延边品牌整体形象。支持企业适应和联网+的新形势,创新商业模式,把线上的能力和技术有效移植和改造到企业庞大的线下体系,使品牌和渠道一起跳舞。创新品牌推广新路径,用品牌创意符号体系“刷新”或者“重启”整个区域产业,从而推动延边农特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