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州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
敦化市环境监测站站长 张明海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类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农产品的安全质量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发展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州耕地面积占全州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0.9%,而林业面积占全州土地资源总面积的82.2%,故有“八山一草半水半分田”之说,有此可以看出我州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农业生态系统。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基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州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
对如何建设生态农业,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把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农业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单打独斗,建立不同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农牧结合、农林结合,逐步实现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想模式。
二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把生态农业建设列入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重点扶持、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鼓励采取“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队伍,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 州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 州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 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
- 州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
- 州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州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州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州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州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人民代表大会列表
- 延边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延边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