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人代会-议案建议

关于规范城市溶雪剂的使用建议

2015-03-10 10:49:07

汪清县环境保护局  河研

每到冬季,下雪对于城市的交通来说是比较麻烦的,一般单位都会大量地使用融雪剂来进行清雪。综合考虑我州的交通状况、社会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使用融雪剂作为清雪作业辅助手段是必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州所使用的融雪剂来看,环保水平偏低是一大问题。目前我州使用的融雪剂平均价格在1000/吨左右,其中氯化钠含量占50%,氯化钙、氯化镁等共占50%,从化学上讲这两种物质都是盐,对工程和绿化同样具有破坏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环保产品,对城市道路、桥梁、绿化设施、社会车辆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另外一方面,含盐的雪选择的堆放场并不合理,大部分地区的堆雪场选在荒地或是河道,在雪融化后,盐分随之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一、融雪剂的危害:

1、融雪剂对道路、车辆、桥梁的危害。高浓度的氯盐融雪剂对道路、车辆、建筑物混凝土的破坏力很大。实验证明,一条没做过防氯盐处理的公路,在经过氯盐融雪后,寿命可减少50%以上,频繁使用融雪剂使道路开裂,极有可能使其寿命缩短,腐蚀汽车机件,降低桥梁预期寿命,使之提前进入维修期。关键在于氯离子与钢筋中的铁发生反应,加速了铁的锈蚀。水结冰膨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而融雪剂增大了这种破坏效应。一般水结冰会膨胀9%,而掺入了融雪剂的水结冰后能膨胀25%。

融雪剂的危害现在已日渐突显。如:天津市按50年使用年限标准建造的许多立交桥,建成仅10余年,由于冬季融雪盐水向下逐层渗入,导致一些梁头及帽梁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剥落、钢筋外露和锈蚀。

哈尔滨市使用融雪剂后出现大面积黑雪一事,原因是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商业利润,在融雪剂中混入更加便宜但却使白雪黑化的硫铁矿渣,使得融化后的白雪变黑,破坏了冬季哈尔滨银装素裹的整体环境,这也是引起公众质疑的原因之一。

2、盐对植物的危害:据有关数据显示,氯化钠对路边树木和其它植物的损害为5%10%。浓度大于0.2-0.3%的盐水一旦浸入绿地,植物因生理性缺水会产生"盐害",其症状是叶黄、枯枝甚至整株死亡,去年长春的很多树木已出现了这一问题。

3、盐对土壤的危害:雪水的溶化,盐的渗入,盐使路边的土壤盐分增加,增加土壤密度,造成硬化贫瘠,路边附近的小河流也会受影响。

二、对策和建议

1、制定融雪剂使用管理法规规章。融雪剂作为机械清雪的辅助手段,还是要用,但要法制管理、科学使用。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对融雪剂的使用作了相关规定。如:北京市从2002111起,在全国最早实施了融雪剂地方标准。主要从融雪速度、融雪量、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及对植物影响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哈尔滨市于2005年颁布了《哈尔滨市融雪剂使用管理细则》,规定在清冰雪作业时,融雪剂的使用应根据降雪量、雪程和温度走势计算用量;并且对操作规范、流程做了相应规定。我州应借鉴兄弟城市经验,尽早制定融雪剂使用管理相关法规规章和地方标准,规范融雪剂的生产、检验和使用行为并就使用氯盐融雪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在普通道路使用普通融雪剂;在桥梁上使用有缓释剂的融雪剂,尽量减小对桥梁的腐蚀;在郊区道路和高速公路可以撒粉末状的氯化钙融雪,避免结晶使路面打滑。

2、严格控制融雪剂撒布量,以适时适量为原则,以让积雪形成粉末状为标准,严禁过量撒布形成泥浆。严禁将含融雪剂的雪投入树池、绿篱中,清雪后第一时间把积雪运往专用堆放地。

3、将对含盐冰雪和废水的处理列入融雪剂使用管理法规规章。科学合理的确定含盐积雪的堆放地,对受融雪剂污染积雪和含盐雪水收集处理,严禁堆放在道路、河道沿线周围的农田和绿化带。这部分积雪或雪水可由人工疏导的方式,利用道路排水系统,最终通过专用管道,引流到污水处理厂。

4、推广使用有机融雪剂

建议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融雪剂代替无机融雪剂。通过实地调查,有机融雪剂以玉米和玉米秸为原料,无氯可降解,具有较低的腐蚀性,对碳钢、混凝土等腐蚀率极低;对环境无污染,对植物无害。

 


图片新闻

栏目ID=82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