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敬顺: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宝藏 打造龙井文化旅游品牌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延边州委“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突出抓好服务业的提升,抓住高铁时代的契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跨境游、民俗游、冰雪游,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延边的区位优势地理特点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而绿色发展首选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那么怎样才能发展龙井的文化旅游产业呢?我认为必须把龙井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从龙井的历史文化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我作为龙井市图书馆馆长,经常浏览一些有关延边历史方面的书籍,像:《龙井百年史稿》、《中国朝鲜族移民史》、《吴禄贞传》、《韩乐然纪念活动文献集》等等,这些书籍记录了延边以及龙井的传奇历史,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非凡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龙井的革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
厚,是红色教育和传统朝鲜族文化的摇蓝,传唱几十年的著名歌曲《红太阳照边疆》中“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的内容,唱的就是这里的美景。从延边起源发展来看,龙井的历史文化财富不仅是龙井的,更是延边的。怎么样把这种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需要提升到延边州的战略高度来打造包装,加快发展龙井的文化旅游产业。
近几年,龙井市委、市政府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譬如:修葺了间岛日本总领事馆,现在基本能够保证游览参观,二期工程正在进行中;尹东柱故居、朱德海故居、韩乐然纪念馆、延边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遗址已经修缮完成,具备游览参观条件;琵岩山一松亭景区,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正在完善;明东村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也在建设中。这些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龙井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作为本届人大代表,也向州政府提出了建议,先把龙井的几个景点穿起来,围绕红色文化和民俗传承这个主题,把旅游项目搞起来。结合龙井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打造一个具有龙井城市精神的“海兰江文化走廊”旅游品牌。旅游景点线路初步定为:间岛日本总领事馆--尹东柱故居--朱德海故居--韩乐然纪念馆--延边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遗址--琵岩山一松亭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