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关于全州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0-01-15 09:43:56

      ——2009年7月29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州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金钟哲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计划的安排,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金硕仁和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得龙带队的调查组,于6月上旬对全州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先后听取了州及图们、珲春、和龙、龙井和安图县(市)人民政府的汇报以及延吉市人民政府的书面汇报,实地查看了9个口岸,对近两年全州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工作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州与俄、朝两国接壤,有5个边境县(市),有768.5公里的边境线(中俄246公里、中朝522.5公里),有11个口岸和通道(珲春4个,龙井、和龙各2个,延吉、图们和安图各1个),占全省口岸总数的60%,其中国家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3个、公务通道1个,年过货能力610万吨、年出入境人员容载量290万人次。
  两年来,州及有关县(市)人民政府,在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中迎难而上、扎实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口岸基础设施,推进了通道建设,优化了口岸环境,为全州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口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关能力进一步增强。两年来,州及有关县(市)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工作,多方努力,争取到国家口岸建设专项资金8700多万元,新建了7500平方米的图们口岸联检楼、2400平方米的南坪口岸联检楼、2456平方米的古城里口岸联检楼和2356平方米的开山屯口岸联检楼,改造了延吉航空口岸出入境通道和联检楼附属设施、珲春圈河口岸国境大桥、珲春口岸柏油路面、沙坨子口岸边检站供水设施和珲春口岸、圈河口岸供暖设施以及三合口岸附属设备等,明显改善了我州口岸基础设施,增强了口岸的通关能力。2007至2008年,全州口岸进出口货物320万吨、出入境人员144.7万人次,比2005至2006年分别增长了3.8%、8.5%,
  (二)通道建设有新进展,完善了旧通道、开辟了新通道。两年来,州及有关县(市)人民政府利用市场化运做模式积极推进新通道开辟、旧通道改造和恢复关停通道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新通道建设方面,已开辟延吉至韩国釜山的包机航线,龙井三合至朝鲜清津港的通道开辟工作也引起了国家商务部的关注,特别是珲春—扎鲁比诺—束草—新泻陆海联运航线(以下简称陆海联运航线)的开辟和利用朝鲜罗津港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工作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陆海联运航线经去年10月和今年3月两次成功试航,于今年7月1日正式开通。珲春市政府利用大连创力公司的资金优势来改造朝鲜罗津港1号码头已竣工,并即将开展内贸货物(主要是煤炭、粮食)通过朝鲜罗津港运输到我国南方的试运行。由图们市政府促进的利用朝鲜清津港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工作也正在加紧商谈之中。在改造旧通道和恢复关停通道方面,珲春市政府已协调朝方同意中国企业参与改造珲春圈河口岸大桥和圈河至罗津港的公路修建工作。图们市政府就恢复运营的中朝俄三国铁路(图们—南阳—豆满江—哈桑)通道事项,现已达成一致意见。
  (三)不断优化口岸软环境,联检服务水平大有提高。为提高口岸联检部门服务水平,州及有关县(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先后组织人员到黑龙江、内蒙、辽宁等地考察学习口岸管理工作先进经验,还通过现场办公会和以会代训等形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针对口岸通关效率不高、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州口岸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口岸联检单位相继制定了进一步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具体措施,有的联检单位采取了提前报关、快速转关、上门验放等有效办法。尤其这两年开展的优化口岸环境活动,提高了口岸联检单位的服务水平。如,延吉机场边防检查站设立咨询台、安放饮水机和急救药箱、龙井开山屯口岸边防检查站免费为出入境人员运送货物和行李、延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简化查验手续、降低查验成本、珲春沙坨子海关24小时预约申报、龙井三合海关延时、预约、优先监管等做法都受到了出入境人员和企业的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全州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与我州对外开放和图们江地区开发战略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部分口岸基础设施陈旧,通关能力较低。现有的延吉机场、珲春沙坨子、安图双目峰等口岸通道联检楼陈旧落后,急需新建或改建;三合、开山屯、图们、沙坨子、圈河口岸的5座桥梁因年久失修而处危险境地;古城里口岸和双目峰通道的公路需要修建等,我州口岸整体设施陈旧的局面尚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全州口岸的运行能力差、通关量低,不及总运行能力的四分一。其原因:一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图们公路口岸类别不明确、三合口岸类别低、延吉机场承运能力有限、货源、客源先天不足。二是中朝跨境大桥朝方一段长年失修,无法承受过重货载,加之俄、朝口岸市场开放意识差,工作缺乏灵活性、关卡多、验放慢、过关难以及俄、朝方口岸类别低,与我方口岸级别不对等。如,中俄公路口岸,我方是国家一类口岸,而俄方是公务通道,存在设备短缺老化、通道单一、人员配备少、验放速度慢等问题。
  (二)通道建设协调难度大,工作进展艰难。开辟新通道、改造旧通道和恢复关停通道的工作,无论涉及国内还是国外,都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和支持。如,在恢复珲卡(珲春—卡梅绍娃娅)铁路运营中俄方口岸设施完善、利用朝鲜罗津、清津港开辟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和珲春圈河对朝公路运输货物换装等工作中,还存在协调力度不够的问题,未能有力地争得上级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
  (三)个别联检部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两年来,全州口岸联检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还存在着差距。如,有的联检部门还存在放验速度慢、费率高、态度不热情等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致使部分客货滞留口岸时间长、有的到临省口岸过境等现象的发生,影响了我州口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的认识。全州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是我州对外开放的重点工作,是加快我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全省乃至国家的开放战略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州及县(市)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工作的认识,把它看成是延边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当作延边开发开放的重要环节来抓。要紧紧把握图们江区域开发、长吉图开发开放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把我州口岸管理及通道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州改革开放做出新贡献。
  (二)要进一步加大通道建设的力度。州及有关县(市)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上级的协调力度,积极争取省和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帮助;要进一步健全和利用好与相关国家地方已经建立的协调工作机制;要做好巩固现有通道和开辟新通道工作,全力提升我州通道建设的协调工作层面,加快解决利用朝鲜罗津、清津港开辟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中需要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和珲春圈河对朝公路运输货物换装等通而不畅的问题;要加快延吉机场移地新建,争取开通延吉至海参崴、日本等新的航线通道,把我州通道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要进一步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要全面扭转我州口岸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局面,就必须加大筹措和投入口岸建设资金的力度。首先,要做好口岸的升级工作。尽快把图们公路口岸恢复为国家一类口岸,加快实现三合口岸、开山屯口岸、南坪口岸及双目峰公务通道升级的目标,以争取国家口岸升级建设资金,加快口岸基础设施的改善。其次,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多方努力,积极争取。再次,州及有关县(市)人民政府要切实把口岸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还要积极研究探索筹集资金的新办法。如,辅助设施的改造可以采取向企业融资的方式来解决等。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切实加快我州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四)要进一步提高口岸联检部门整体服务水平。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各联检部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服务意识,切实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深入开展优化口岸环境活动。在总结已取得的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活动领导小组的作用,不断提高优化活动的实效性。三是口岸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一个各联检部门服务意识强、通关效率高、和谐文明、企业和出入境人员满意的良好的通关环境,为我州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