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人大:创新机制 求实重效
2014-05-09 09:52:32

敦化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组建以来,十分注重代表工作,为让人大代表“接地气”,真正实现为民代言、为政府分忧,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屯为阵地,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监督落实等措施,扎实推进人大代表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民主化进程,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稳定。

搭建平台,完善机制,为代表进社区(村)打牢基础

为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畅通倾听民声渠道,敦化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考察和调研基础上,结合实际,在全市建立20个人大代表工作办公室,在街道和乡镇设立66个活动站。相继制定和完善了《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暂行办法》、《人大代表办公室职责》和《敦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守则》等制度,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到社区(村)活动站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举行居民见面会。提前告知参加接待的人大代表姓名、单位、职务等个人信息,便于居民对口反映问题。此外,人大常委会还设立了代表联系信箱和网上电子邮箱,为选民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方便群众随时向代表反映问题,提出诉求,形成了以人大常委会为核心,以代表工作办公室为调度,以代表活动站为基础,以日常联络为补充的工作网络。人大代表进社区,遵循“有序、有度、有效”原则,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渠道,有平台,不越权、不包办、不推诿,扎实高效的开展工作,两年来,各级人大代表参加进社区(村)活动1377人次,接待选民、群众32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代表主体作用,拉近了与群众距离。

强化服务,更新理念,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保障

为全面提高人大代表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市人大常委会采取系列措施,通过为代表服务,促进代表为选民服务、为发展服务。从政府各职能部门聘请25义务咨询员,随时为代表活动站提供业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各社区和村镇选调一名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基层干部,担任人大代表社区(村)联络员,负责日常民情民意收集,随时向代表反馈,实现代表进社区(村)工作全天候、常态化。举办代表培训班,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为代表授课,增强代表法律意识、履职意识,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指导代表深入社区、村屯走访调研,掌握基层工作方法,激发代表工作热情。两年来,各级人大代表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协调解决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供暖、环境卫生、法律诉讼咨询、劳动用工纠纷等问题365件,其中包括多起群体访、长期访和有上访倾向的事件,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和谐稳定。

加强监督,紧抓落实,确保代表进社区(村)活动质量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实现工作活动“两不误”、“两促进”,市人大常委会逐渐完善相关机制,加大落实力度,促进代表进社区(村)工作更规范、更深入。尝试建立代表约束监督机制,组织代表向社区选民述职,接受选民公开评议,现在,全市4个街道,16个乡镇不同程度开展此项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推行“代表约见相关责任人”制度,活动站及时梳理、归类选民代表反映的问题,联系人大常委会领导轮流到人大代表工作办公室听取意见建议,同时要求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到场,对能解决的问题马上办理;暂时解决不了的会后研究,并做好信息反馈,截至目前,已经组织约见50多次,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实行“五表一卡”制,要求代表认真填写履职登记表、接待选民登记表、活动出勤登记表、走访选民登记表和建议办理登记表,随时掌握代表进社区(村)工作进度,向选民发放代表联系卡,方便代表与群众联系。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现场会、检查指导等系列督办措施,有效推动了代表进社区(村)活动,使代表工作真正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欢迎。

两年来,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公益活动187次,捐资捐物195万元,尽所能解决居民生活困难,广泛收集民意,向人大和政府提出涉及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事业、公正司法等方面建议171件,办理结果均达到群众满意。人大代表进社区(村)活动,解决了代表工作脱离群众的问题,推进了政府工作,有力提升了代表履职尽责质量,可以说人大代表进社区(村)活动,已经成为代表履职尽责的“加油站”,社区化解矛盾的“防洪坝”,居民反映问题的“信息台”,市委、政府密切群众的“连心桥”。

(敦化市人大常委会  高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