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州朝医药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11-21 09:45:59

 

——20191121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常委会议: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促进我州朝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从4月份开始由州人大魏亚利副主任带队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各级中朝医疗机构、院校、企业及相关部门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掌握了我州朝医药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调研情况参考云南等先进地区经验形成了几点想法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州朝医药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州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相关政策,特别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有力地促进了朝医药事业的发展。

(一)朝医药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延边朝医医院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延边朝医医院作为全国10家重点民族医院建设单位,2013年通过国家二级甲等民族医医院评审。2018年争取并启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9625万元,州本级财政配套2410万元,预计2019年年底投入使用。新院建成后,建筑面积将从原来的6000平米扩至20000余平米,拟建设成集朝医特色门诊、朝医医疗技术中心、朝医特色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朝药研发中心为一体的符合国家重点民族医建设标准的地区性医院。2019年该院还被列入国家区域民族医诊疗中心建设、《中华医藏·朝医卷》编纂、循证能力建设、重点中医医院科研业务建设等国家级重点项目,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医院诊疗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服务能力持续提高,为朝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县级医疗机构朝医药服务能力快速提升。8个县(市)中医医院全部加挂朝医医院牌子,建设朝医科和朝药房,依托国家、省级名老朝医药专家工作室和“脑病科”“糖尿病科”“朝医针灸科”等重点专科建设,不断提高了中医朝医结合服务能力。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中医综合诊疗区(中医馆),通过朝医药基础知识与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开展朝医针灸等服务项目。

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分会职能不断强化。经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同意,2014年10月朝医药分会正式成立。五年来会员发展到476人,内设秘书处、医疗、科研、教育、朝药、养生保健、康复、护理、传承工作室等9个学组,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根据总会要求及章程,按学组分年度分类开展朝医药文献整理、标准化制定、科研创新、学术活动等各项工作,对朝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朝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  

1、朝医药人才梯队基本形成。充分利用国家名中医、国家朝医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首席专家南征教授和国家名老朝医药专家全炳烈老先生工作室等资源开展师承教育,建立老中青四代朝医药人才构架,并通过各级各类学术交流及培训会议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思想。近五年,举办了19场以朝医、朝药、朝护、特殊疗法、科研创新、标准化制定等为主的专题培训,全国共3000余人次参加活动,锻炼和凝聚了一支精通朝医药专业技术、熟悉标准制定和管理的复合型专家队伍,如张斗元、徐玉刚、李根培、林长青、李春玉、李福子等,都能够作为学科带头人开展工作,并取得突破性成就。

2、不断拓展人才培养通道。经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举办四期“西学朝”培训班,目前顺利结业97人,其中70余人通过国家中医(朝医)医师资格考。鼓励和支持有关高等院校设置朝医药专业课程,定向从源头培养朝医药专业人才。2018年吉林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开办朝医学专科学历,近两年共招收112名学生,为朝医药人才队伍提供了源泉。延边大学已将恢复朝医专业高等学历教育纳入重点工作计划,争取尽快招收“朝医学”专业本科生。     

3、朝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朝医药是国六个开考民族医之一。2008年中医(朝医)医师资格考试正式列入国家考试序列,经过两年试点和五年正式开考,已有220人取得了中医(朝医)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在延边朝医医院和8个县(市)中医医院,朝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

(三)朝医药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影响逐步扩大。延边朝医医院、延吉市中医医院、延边大学医学院共同协作完成《乡药集成方》《格致藁》《东医寿世保元—四象草本卷》等9本朝医药文献整理;《朝医内科学》《朝医基础理论》《朝药学》等7本教材编写;《中国朝医学·医学史卷》《中国朝医学·古籍精选卷》《中国朝医学·药学卷》等9本“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全炳烈名老朝医经验集》《东医寿世保元四象草本卷(白话解)》《朝药志》《朝药材彩色图谱》《朝医护理学》等书籍的编纂和出版,为朝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其中,5本书籍和4项课题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全炳烈名老朝医经验集》荣获2017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为朝医药文化传承和持久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四)朝药研发能力大幅提高,推动朝医药产业化发展。充分利用长白山丰富的“天然药库”资源和四次长白山地区资源普查成果,明确朝药材种源关系,为朝药材标准制定和研发朝药院内制剂提供依据。2015年延边朝医医院制剂室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验审,取得朝药院内制剂生产许可证,并于2017年获得朝药院内制剂“参蒿肝康丸”和“松针正脑丸”的生产批号,通过签署医联体协议在全州医疗机构范围内调剂使用。其中“参蒿肝康丸”获得中国首届民族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正在研发的“延边牛黄清心丸”和延边中医医院名老朝医药专家全炳烈“太一、太二、太三”三种朝医药院内制剂进入申报阶段,等待批准文号。

(五)标准化基础体系初步建立,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经过各医疗机构,大学、州药检所等部门共同努力,完成42项朝医药标准化课题,其中8项作为吉林省地方性推荐标准正式发布,另有21项朝医药和朝药材标准已获地方性推荐标准立项,2020年前陆续发布。同时,加强标准的宣传与推广,每年定期举办朝医药地方标准推广培训会,鼓励已发布标准在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实践和大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二、当前朝医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朝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不同程度影响朝医药各项工作高质量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各级政府各部门对朝医药事业的重视力度不够,缺乏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朝医药在文化、医疗、保健、科研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各部门各自发力,未将朝医药事业发展列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朝医药医疗环境及设施落后,临床中朝药使用率低,独特的医疗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符合政策规定的朝医药服务技术、项目、院内制剂未能纳入医保范畴;在价格制定、临床应用、医保报销比例等方面无政策倾斜和支持;无研究扶持朝药材开发、制定院内制剂的优惠政策;无朝医药发展项目或资金支持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朝医药发展,与其他民族医药发展较好的民族地区有很大差距。

(二)朝医药人才严重匮乏、质量不高、结构失衡是制约朝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延边朝医医院编制严重不足。延边朝医医院与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编制人数50人,职工总数108人,需要承担医疗、康复、科研、教育、培训等朝医药主要工作任务,然而与国家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标准及二级甲等民族医医院标准(人员编制250人)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朝医药事业各项发展。

2、高等院校学历教育得不到后续保障。延边大学朝医药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因各种原因迟迟不能招生,仅仅依靠吉林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历教育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如果人才培养后续保障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国家将取消中医(朝医)资格考试序列,这将会给朝医药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朝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开展困难。师承教育是传承和发扬朝医药学术思想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可通过师带徒、整理医案、学术交流、编纂书籍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朝医药原创思维和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然而此项工作从未得到过相关政策和经费的保障,有资历的医师没有平台开展或不能高质量培养其弟子,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充分。

4、朝医药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机制不健全。我州尚未开展朝医医师中级以上职称评定工作,朝医药工作者执业资格止于初级职称,无法带动其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导致朝医药人才增长趋势逐渐降低,队伍结构严重失衡。

(三)相对于优势资源朝药材发展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长白山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林区盛产1781种天然药物,其中不乏朝医文献记载和惯于沿用的珍贵朝药材,具有很高的临床研究价值。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朝药评价体系标准,又受地域、环境、认可程度等限制,朝药材在开发利用、研发、申报过程中无法体现出朝医药的特点,新药品从研发到临床再到上市,要经过一系列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朝药的研发人员、资金和的科研水平受到严重制约。目前还没有一种朝药获得国药准字号,也没有规模生产朝药的正规企业,只有两家医院朝药院内10余种制剂,无法纳入到基本医保目录,增加百姓用药负担。

(四)朝医药文化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宣传和推广力度有待加强。朝医药有着充分的文献依据、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朝鲜族养生保健、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家喻户晓的参鸡汤、石锅饭、江米鸡、蒸牛尾、煎沙参、拌桔梗等朝鲜族美食中经常能够看到长白山道地朝药材,这是朝医药“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理论的体现,也是朝鲜族人民在与自然灾害、瘟疫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珍贵的医药文化很少被人知晓、认可和接受,也很少作为题材去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截止到目前,没有一所构成规模的朝医药博物馆、文化馆或标本馆,没有一个融合特色康养、文化、旅游的朝医药健康品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朝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全面发展具有朝医药特色的医疗和康养旅游业,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延边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朝医药几点意见和建议

为充分发挥朝医药独特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高标准推进朝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借鉴其它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经验,对我州朝医药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朝医药发展,将朝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州委州政府将朝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全州朝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朝医药工作的领导,制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断增加对朝医药事业的专项投入,研究解决朝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是否能将朝医药工作上升到全省民族文化战略和全省医药产业规划高度,加大力度支持与保护朝医药文化。建议延边大学和州政府合作,在延边朝医医院加挂延边大学附属朝医医院牌子,进一步推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建议成立朝医药事业发展基金会。拓宽基金来源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参与朝医药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朝医药在健康服务的重要作用,支持朝医药重点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朝医药事业。

(二)协调各方部门形成立法工作合力,加快修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传统医药服务和健康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从国家层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之后,《条例》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朝医药全面发展,需要与发改委、民委、市场监督管理局、人社局、编办、教育局、医保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局等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探讨具体对策,形成立法工作合力,在朝医临床应用、养生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朝药材保护与利用、朝药生产企业发展、朝医药文化传播、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拿出切实方案措施,下大力气加快推进解决。

(三)加快推进朝医药传承创新,全面提升朝医药服务能力。

1、加快推进朝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朝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制定倾斜政策,合理确定朝医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定额,将评选名老朝医与职称评定有机结合,把理论培训与临床进修、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研读经典与跟师临床相结合,探索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州委州政府加快推进延边大学朝医专业申报工作,尽快开始招生朝医专业学生,同时开展相关培训,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朝医药人才。

2、依托长白山资源优势,快速推动朝药研发利用。加强朝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大力推广朝药材种植养殖技术,结合我州名老朝医药专家传统炮制经验技术,建立“朝药材集散地”“朝药材炮制中心”“朝药研发中心”“朝药濒危物种和朝药材种源保护地”“长白山药材博物馆”等平台,鼓励医疗机构和企业加大朝药材、朝药院内制剂及朝成药研发力度,在审批和推广环节给予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使朝成药早日获得国药准字,通过朝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满医药等相关产业,助推吉林省成为中医药强省。

3、加大朝医药医保报销力度。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制度中,将符合政策规定的朝医药服务技术、项目、院内制剂等纳入报销范围,在价格制定、临床应用、医保报销比例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朝医药服务。

4、不断提升县级朝医药服务能力。要求全州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包括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朝医科和朝药房建设,能够提供朝医药及多种朝医适宜技术服务。

(四)大力弘扬民族传统医药文化,打造朝医药特色康养旅游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当前全国许多地区文化旅游业的成功做法。进一步强化融合是发展的理念,让游客在不断体验、感受和认知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传播文化,进一步树立互促共赢理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可以在融合发展中达到互促共赢,产生叠加放大效应。过去,我们在延边旅游推介中,突出的是民俗、冰雪、生态、边境四大品牌,唯独在历史文化方面缺乏一定的深度,而朝医药文化正好能够填补此项空白。我州具有雄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传统医药文化资源,可以建设特色鲜明的朝医药和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全力打造保健品园区、朝医药文化展示中心、朝医药特色康养园、朝医药特色小镇、朝药植物园等一批项目,促进健康养生与特色生物、旅游文化、朝医药深度融合,坚守文化底色,构建文化品牌,激活文化内生动力,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旅游、文化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