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州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57号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汇报
2021-09-28 09:09:04

 

——2021年9月28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

州司法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将赵春姬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服务,增强法律意识的建议》(第JB0057-Z0057号)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州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代表提出的相关建议已得到有效落实,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抓基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凸显新成效

我州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并不断完善、拓展三大平台法律服务功能。

一是保证实体平台覆盖城乡。我州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在州司法局、8个县司法局、94个乡镇街道1267个村屯社区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形成以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统领,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以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为阵地,以村屯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为前沿的“扇形辐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实现实体平台全覆盖。

二是提升热线平台服务水平。我州已实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覆盖,为社会公众提供“一键式”法律服务。2020年11月,完成与省级统筹热线平台交接工作。

三是推进网络平台贴近民心。我州已建成州、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1000余个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并将全州1575个“百姓说事点”纳入微信群,通过“网上百姓说事点”了解社情民意、聚合正面能量、普及法律知识,实现法律服务提供者与法律服务需求者之间“零距离”“面对面”的沟通。

二、抓统筹,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得到新整合

州、县司法局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资源,结合本地工作实际,设置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例如,延吉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了诉前调解、律师服务、妇女与老年人维权、法律援助四个窗口;敦化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了企业复工复产绿色通道、医患、旅游纠纷调解、诉前、检调对接调解、出租车调解、法律援助五个窗口。同时,不断强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建设,将司法所打造成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线窗口。

三、抓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得到新提升

组织全州律师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为政府、民营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开展“法律精准扶贫”和律师调解试点工作;拓展公证服务时间、空间、业务范围,增加减免公证费事项,落实“只跑一次”;组织鉴定人加入法律服务团队、重大项目法律服务团队及法律服务专家顾问团组;设立脱贫攻坚便民服务法律援助窗口,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做好疫情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打造品牌“个人调解室”,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提档升级。

四、抓改革,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创新工作方法。打造“1+3+N”公共法律服务运营模式,统筹建立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下设州涉法涉诉信访法律服务中心、州民营企业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州专业人民调解中心,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仲裁、心理咨询、法律服务志愿者七大团队,中心组建专业律师团队,负责运行州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二是加强外部协调。州司法局和州工商联签订协议,为州内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州信访局签订协议,委托州涉法涉诉信访法律服务中心依法处理上访事件。

五、抓保障,公共法律服务动力持续增强

州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法律服务组织建立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服务承接能力;开展“守护白山松水,法律服务在行动”活动,为政府提供法律建议、法律咨询解答;开展“走进千家商会,服务万户企业”活动,打造具有延边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六、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法律服务资源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同时,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投入力度同百姓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公共法律服务基础薄弱。乡镇、街道一级的法律服务站大多依托司法所设立,缺少专业法律人才,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法律素养难以保障,严重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有待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知晓率、首选率亟待提高。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扩大服务供给。一方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力量、公益力量补齐公共法律服务短板。

二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探索和实践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实体化,实现服务有形化、流程标准化和成果可视化,提升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

三是进一步推动融合发展。统筹管理三大平台资源,引导法律服务机构融入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服务,实现三大平台服务终端覆盖城乡、一体运行,对服务需求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