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于胜利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2020年上半年全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年初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按照州委、州政府对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全州工业战线提高思想站位,围绕疫情防控与有序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思路,聚焦产能恢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全州工业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生产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1-6月份,全州规上工业实现产值217.4亿元,下降4.2%,增幅居全省第6位;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9%,增幅居全省第4位。虽然疫情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但影响程度可控,可以说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指标好于预期。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全力做好防控物资保障。提前掌握州内口罩等防疫物资及抗病毒、提高免疫力药物品种、产能和库存,于1月23日启动物资保障Ⅰ级应急响应,建立防控物资调度和储备体系,24小时值守。上下联动、内外协调、多方调度,积极拓宽采购渠道,缩短物资调运时间,有序开展疫情防控物资调度和储备工作。累计联系防护物资相关企业220家,涉及国内16个省(直辖市),7个国家,共筹集各类防控物资1500余万(片、件、套),为打赢全州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的物资保障基础。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持续加大物资保障力度,坚决做到“疫情不散,物资不断”。
(二)加快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全面落实精准复工复产措施,精心开展开工前辅导。针对企业难点痛点,帮助打通职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物资运输、资金以及防控物资保障等堵点,在可防可控情况下,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步伐。指导吉林敖东药业及其下属延吉药业于2月3日启动抗病毒药物生产,向州内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及县市疾控部门捐赠抗病毒药物,有效缓解医用药品供需压力。协调吉林铁路货物中心,仅用3天时间将金达莱医疗器械购进的医用帽子设备从广州运抵延吉,保证按时开工。自2月初组织防疫物资保障企业和生活必需品企业复工复产,至3月4日,只用一个多月时间,我州275户规上工业企业应复尽复,复工率达到100%。
(三)强化稳增长政策落地落实。持续开展“千人助千企行动”,依托“民营经济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等载体,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动政策落实。通过融资服务平台协助金融机构对接企业61家,实现融资8420万元。落实阶段性降低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用电成本措施,自2月1日至6月30日,全州预计减免电费4748万元。加大延吉卷烟厂、吉林紫金铜业、敖东药业等重点企业帮扶力度,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截至6月底,“长白山”品牌卷烟州内销售占比达到38.3%,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再创新高,工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精准服务企业转产扩能。科学预判形势,化危为机补短板,依托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化工、医药食品等产业优势,组织企业转产扩能,着力打造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护目镜、测温仪等防控装备,以及医用酒精、消毒液等消杀用品细分产业链条,推动医疗器械产业产能释放、快速发展。一是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产防护物资。全州口罩生产企业由最初的1家增至16家,日产能由不足10万只增至340万只,产能提升30倍。隔离衣生产企业13户,日产能14.5万套。防护服生产企业2家,日产能2.8万套。医用帽生产企业1户,日产能3万顶。二是引导机械制造企业技改防控装备。聚焦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核心环节,逐企实行帮办制度。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生产护目镜投放市场,日产5万件。支持吉林孚能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技改投入,研发测温仪,日产量达到2000件。三是助力医药、酒精生产企业增产消杀用品。紫鑫初元药业、正德药业等7户医药企业,珲春长城菌业、悟德酱酒等5户食品企业,华隆日化、乐哈斯日化等3户化工企业转产扩产医用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等消杀用品。珲春拉波尼服饰和长城菌业入列国家重点调拨医用物资扩能企业名单。
(五)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调整工业项目调度机制,完善纾困对接方式,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全州138个“三早”工业项目全部开复工。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企业纳入工信部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累计获得国家政策性贷款8650万元。国泰新能源汽车分别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企业、纯电动城市客车和燃料电池城市客车三项准入许可,实现批量化生产能力。图们壹度梭织服装、龙井永信服装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吉林博雅特殊医学配方食品一期、吉林金派格药业制剂产品等项目按时复工。吉林凯莱英制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珲春中冠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汪清桃源小木耳产业园等33个项目投产达效,新增产值2.6亿元。通过线上完成招商项目洽谈,延边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大连鑫亿投资有限公司就“延吉市朝阳川三峰矿泉水”项目实现“无接触”协议签约。
(六)多措保市场主体稳定。梳理汇总国家和省、州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全方位宣传,确保政策应享尽享。全州22户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对入孵企业减免房租和物业费,12个省级中小民营企业获得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扶持当年新入规企业稳定生产,全州30户新入规企业获批奖补300万元。创新民营服务手段,建设并启动民营经济实训基地,承办雅戈尔服装大型直播销售活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有关2020年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稳步推进全州清欠工作,截至6月底,累计偿还15478.65万元,清偿进度为55.1%。建立全州农村厕所改造项目拖欠工程款清欠台账,比照全州清欠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工作按计划稳步实施。
(七)加速信息技术支撑应用。疫情初期,协调基础电信企业,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送疫情情况通告及通知。在全省率先实施日数据采集制度,对外省及武汉漫游进入我州用户实施点对点疫情防护信息推送,实现信息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免费为医疗和卫生防疫部门开通云视频、云会议、云对讲等系统,为疫情防控做好信息化支撑工作。大力推动5G网络建设进程,已完成266个移动5G基站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设计工作,其中34个基站的配套设备改造结束,全部基站30%配套设备安装完毕。积极推进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建设工作,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工厂项目稳步实施,数字化工厂系统已编写完成,并已部署到本地服务器,进入测试阶段。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下降明显。医药行业整体低迷,从目前趋势看,预计全年降幅在8%。酒、饮料行业消费市场需求不足,预计全年降幅在15%。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吉林紫金铜业下游产业开工不足,公司主要产品阴极铜市场价格同比下降13.5%,预计全年实现产值下降20%。
(二)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因国际柠檬酸市场价格走低,整个市场饱和度增加,投资方暂停投资,珲春年产50万吨柠檬酸项目搁浅。吉林省利安石化不在图们化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范围内,图们60万吨生物柴油一期项目落地困难较大。
(三)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任务艰巨。目前全州仍存在12630.87万元账款(其中延吉市占比87.0%),年底前实现“清零”目标难度较大。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当前,虽然疫情有所好转,但全州工业战线仍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工业运行秩序,全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力争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下半年,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稳定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业生产。强运行增信心,密切关注重点县市、行业、企业,坚持问题导向,千方百计保障要素供给,促使企业充分释放产能,千方百计稳住工业“基本盘”。特别是继续巩固烟草产业支撑作用,力争到年底前,长白山卷烟州内市场销售占比再提升2个百分点。持续开展“千人助千企行动”,提升“民营经济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应用水平,强化对停产半停产企业服务,持续跟进解决企业存在的供应链不畅、配套链受阻、资金链紧张、生产成本增加、订单减少等困难,努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促使产能尽快恢复到疫前水平。
(二)强化项目攻坚力度。通过项目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培育新动能,推进我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国泰新能源电动汽车、凯莱英绿色制药关键技术产业化等项目建设进程,力争延吉市高新区太极鲲鹏产业生态体系项目开工建设。对接百威英博总部,实施啤酒扩能增产。持续加大疫情防控物资升级改造项目支持力度,打造防疫物资生产基地,形成集聚效应。抓实项目储备,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延链补链的大项目、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好项目。推动中正供应链金融、东北亚国际贸易平台、大连鑫亿朝阳川三峰矿泉水等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州直部门处长走进直播间宣传解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专题系列活动,提高中小企业政策利用水平。加大民营经济服务平台服务成果转化,抓好地产品销售网络直播活动,打造网红经济,扩大平台服务企业成果转化率。推动企业升规入统。实施入规实施方案,对成熟企业实施精准靶向支持,年内力争10户以上企业升规入统。扎实推进清欠工作,确保全部无分歧账款年底全部偿还完毕。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力争年内新增2户孵化基地,全方位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恢复,全力保市场稳定。
(四)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推进计划加强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进新产品规模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创新工程,谋划推进依托凯莱英建设吉林省绿色制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提升制药技术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引领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培树全州精益管理样板企业,组织权威管理咨询机构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开展百户企业一对一咨询诊断,推进企业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五)推进工业互联网再突破。依托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加快5G基站建设进程,推动城市群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上云工作,年底前力争上云企业达到100户以上。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深入实施延吉数据湖基础设施、敖东健康科技智能化综合车间等“761”工程智能信息网人工智能项目,打造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至为关键。我们一定会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服务措施,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秩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恢复,为全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