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民政府关于州本级2020年财力预算安排情况的报告
2020-05-29 08:31:26

 

——2020529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州财政局局长  文金哲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州本级2020年财力预算安排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当前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财政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因此,编制好2020年预算,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州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20年预算安排,编制本年度州本级财力预算。

一、预算收支形势分析

总体来看,受疫情和整体经济下行影响,今年我州财政十分困难。一方面,收入负增长可能性加大。主要是受国内外疫情拖累,第二、三产业税收大幅下滑;加上上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因素影响,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等,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加大。另一方面,支出超过预期。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其中防疫支出、债务还本付息支出较大,重大项目支出额度较高,整体支出超过预期。

为此,今年州本级财力预算编制坚持本着“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的原则,以“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为根本宗旨,突出结构调整,进一步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实现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减税降费、重大项目投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压缩非重点、非刚性的一般性支出,严控新增项目支出,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今年预算压缩公用经费5%,项目支出压缩20%,共计压减支出4928万元,用于“三保”、债务还本付息和重点项目支出。三是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减轻财政预算安排压力。四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抓好绩效问题整改,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大力削减低效无效支出,逐步建立起鲜明的奖优罚劣激励约束机制。

二、财力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安排情况。州本级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000万元,增长8.6%,主要是捐赠收入增加。从主要科目看,专项收入安排7000万元,下降36.4%,主要是广告收入减少所致;捐赠收入安排30000万元,增长50%,主要是宁波对口帮扶资金增加;行政性收费收入安排16000万元、罚没收入安排5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1200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6000万元,都与上年持平。

(二)财力安排情况。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000万元,加上省补助收入202306万元,加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6万元,安排当年财力280332万元,比上年计划增加29028万元,增长11.6%。

当年财力280332万元,减去需作列收列支的收入扣除项目40589万元(带有专项性质的补助收入),减去上划省支出563万元,安排州本级当年可用财力239180万元,比上年计划增加17233万元,增长7.8%,主要是提前告知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收入增加。

(三)支出安排情况。2020年州本级安排支出239180万元,同比增加17233万元,增长7.8%。

1.基本支出安排情况。2020年安排基本支出174996万元,增加1432万元,增长0.8%。主要是增加2019年工资普调、津贴补贴上涨、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等。

2.项目支出安排情况。2020年州本级安排项目支出64184万元,增加15801万元,增长32.7%。与上年相比,项目支出做了较大调整,一是大幅压缩项目支出;二是增加债务还本付息13500万元(同比增加7700万元)、防疫支出5044万元、新机场建设前期工作经费6500万元(同比增加5100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绩效奖金2651万元等。

三、全力抓好预算执行

总体来看,今年财力预算安排非常困难,预算执行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将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各预算单位的理解支持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预算执行稳健良好。

(一)积极抓好组织收入。积极应对国内外疫情影响和经济环境变化,正确处理经济下行、减税降费与依法组织收入的关系,加强财政运行动态监控,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短收、流动性紧张等问题,确保财政收支运行平稳。

(二)严格落实“三保”保障措施。严格三保预算编制和审核,按照底线思维安排年度预算支出,落实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制度,切实发挥预算备案审查机制的约束作用加强三保预算执行约束和监控,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切实加强库款管理保障三保正常支付,建立定期报告+重点关注的执行监控机制切实做好三保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三)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综合利用财政资金、盘活闲置资产、再融资债券等偿还债务,定向解决潜在隐患。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举措,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切实增强财政运行的稳定性和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按照《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范围,逐步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实现财政预算和绩效评价一体化管理,做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