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职业教育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报告
2022-12-09 08:33:06

 

——2022129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常委会成立以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韩长发为组长,部分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于 10月份赴珲春、安图等县(市),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各地贯彻实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职业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州贯彻实施《条例》的基本情况

自《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州县两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全州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加强政策支持,职业教育进入新阶段。一是实施高位推动。近年来,州政府出台了《延边州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形成职教发展合力。二是实现抱团发展。统筹全州职教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由政府主导的州域职教集团,推进职业院校“抱团式”发展。全州职业院校实现“招生、教学、就业、实训”资源共享发展模式,职业院校联建为“共同体”,由州教育局统一发布招生信息、统一组织招生宣传,各中职学校实现在同一平台上“统一招生、录取和协调就业”,推动全州职教集团化发展。三是健全培训体系。围绕国家、省出台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及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延边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方式,创新优化补贴办法,逐步实现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通过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二)加大资金投入,办学环境呈现新面貌。一是财政投入到位。州(县)两级政府认真落实《条例》规定,不断加大投入,通过上级转移支付和本级配套资金保障职业学校公用经费。目前,州内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全免学费,因学校免收学费造成的学校运行经费缺口由同级财政全额负担。部分县(市)还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发展职业教育,比如图们市、安图县每年安排30万元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珲春市每年安排10万元用于农村成人教育。二是项目建设到位。州(县)两级政府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和方向。近年来,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完成总投资26823万元,建成10个职业教育项目,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4755万元。全州现有中高职院校15所,全州中职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三是扶贫助学到位。各县(市)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本级财力,建立职教贫困生助学制度,实现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族地区学校就读学生免除学费;对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对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有力保障了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三)统筹协调推进,职教发展构建新格局。一是提升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以高职教育为引领、中职教育为主体、技工教育为补充”的涵盖三次产业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目前,全州所有县级中职学校全部进入省“百强学校”行列。延吉、敦化2所学校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延吉、敦化、安图3所学校被评为吉林省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汪清、安图2所学校被评为吉林省服务县域振兴示范性职教中心;珲春职业高级中学被评为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全州基本形成了中高职学历教育衔接、职前职后教育并举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狠抓职教专业建设。围绕全州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职教专业体系。2018年,我州组建了“延边州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加强对专业建设评估和新增专业评审,淘汰合并不适宜产业发展、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发展质量不高的专业。5年来,通过评审调整,全州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覆盖面、匹配度不断提高,目前专业建设已形成涉及14个专业大类的 42个专业,基本涵盖了全州各产业行业。三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立足“产业强州”发展战略,紧盯州内甚至国内重点产业和市场需求,以专业为纽带深化校企合作。全州中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加工、机电技术等20余个专业与国内企业形成合作。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组织校企合作论坛等活动,我州中高职院校与300余户企业建立合作,在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安置、专业建设、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实现产教融合,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四)加强队伍建设,师资力量实现新提升。一是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落实全州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认定、全州“双师型”教师县域间交流等政策,全面加强中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效缓解职业院校优秀专业课教师紧缺、公共课教师队伍不足难题。全州中职院校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9.03%,师生比为1:10,基本达到国家规定中职学校配备标准。二是开展多元化培训。“国省州县”四级师资培训为网络,建立了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分期分批次对职业院校校长、专业教师、骨干教师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每年定期组织全州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年培训120余人次。以东西部教育扶贫为契机,组织州内中高职骨干教师赴宁波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全州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占比59.66%。三是拓宽实践性渠道。强化职业院校与企业师培合作,建立互通的实践性师资培训模式,职业院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跟岗实践,聘请企业高级技师到学校授课,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目前,全州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36.21%。

(五)突出人才主线,培养体系形成新框架。一是构建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中职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此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近五年来,全州中职学校招生实现大幅提升,从2017的2660名提升到2022年的4300名;中职学校毕业生中参加升学类考试人数和升学率,由2017年的742名和32.35%,提高到2022年的2261名和74.03%,升学人数增长近3倍、升学率实现翻两番,升学质量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全州普职比例达到6.8:3.2,创历史新高。二是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培养专业型、外向型人才为导向,深入推进职教改革,创新学生培养方式,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和“岗课赛证”育人模式。近年来,全州中职学校主动与高校对接、与技能对接、与企业对接,培养了一批实用型、技能型、高学历技术人才。在2021年全省职教技能大赛(中职组)中,我州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46个。三是扩大培训规模。坚持把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抓手,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促进就业能力和转岗适岗能力“双提升”。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的职业培训制度,分类推进大学生、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职工等群体职业培训。目前,全州共有技工学校6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96家。2019年以来,全州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余万人次,发放补贴资金8900余万元,全方位提升了就业创业能力,助推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州在贯彻实施《条例》和相关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加快我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一)社会认可度低,吸引力不足。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还未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各地“重普教、轻职教”现象还一定程度的存在,对职业教育《条例》及相关政策宣传还不到位。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接受职业教育是升学无望后的无耐选择”,选择职业学校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依旧处于弱势地位。另外,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招聘录取、评职晋级等也存在政策限制。

(二)总体规模偏小,统筹不到位。中职院校在校生总量不大,近五年来才实现好转,今年全州中职院校在校生达到9568名。总体来看,职业院校办学实力不强,全州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以上的仅有两所。毕业生“外流”现象突出,我州每年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流向外地就业,本地就业率低。职业培训整体不够合理,资源共享较低,教育、人社、农业等部门,因各类培训的主办部门不同,资金来源和使用渠道不同,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三)专业结构不优,匹配度不够。专业设施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受教学成本和师资不足等影响,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专业都是一些教学成本较低、师资要求不高的社会服务类专业,与我州主导的“六新”产业关联度不高,专业重复率较高,一些教学成本高、工资待遇高的专业如数控、机械加工等开办困难。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及设施设备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部分职业院校教学和实训设备比较陈旧,无法适应产业技术发展需要。

(四)师资引进不畅,机制欠灵活。随着我州中职学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教师队伍亟待加强。例如:安图、珲春、汪清等地职业高中在校生,由2017年不足500名发展到今年的近1000名,学校教师编制未增反减。从8个县(市)的9所中职学校教师情况分析,专任教师占比为78.61%,低于国家80.40%的平均值,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仅为36.21%。普遍存在外聘专业教师经费不足,专业课教师培训乏力等问题。

(五)资金投入不足,来源较单一。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州职业教育依然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办学积极性不高,多元化投入模式尚未形成,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尚不健全。目前,职业教育经费还以财政投入为主,由于我州经济基础薄弱,虽然在不断增加投入,但与学校实际需求相比,投入总量明显不足。按照目前财力情况,全州各县(市)均未设置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高于30%的目标。

三、意见和建议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利好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皆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议我州抓住机遇,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切实转变观念,激发职教发展活力。一是凝聚发展共识。建议各级政府和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在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宣传引导。着力营造全社会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国家、省、州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让全社会理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凸现。三是完善法制保障。各县(市)政府、部门及职业学校和企业人员普遍反映我州现行的《条例》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议按照新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结合我州实际加快修订《条例》,为我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强化保障措施,夯实职教发展基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建议州县两级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牵头,建立由发改、教育、人社、财政、工信等部门密切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切实推进我州职业教育平稳快速发展。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保障力度,健全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按规定落实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建议各县(市)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用于表彰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或在有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全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新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结合延边发展实际,制定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性文件,给予参与企业资金补助、税费减免、优惠项目等政策倾斜,鼓励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深化校地对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一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继续实施升学教育,培养高学历技能人才,支持全州中职学校同州、省、国内高职院校签订贯通培养协议,增加“3+2”“3+3”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计划,大力倡导中职学生参加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申报高职专业。二是探索校地合作。建议延边大学设置职业教育本科学院,或支持高职院校升级本科院校、重点专业升级本科专业,不断扩大我州职业院校学生升学渠道和学历层次。三是提升人才待遇。建议相关部门给予政策倾斜,大力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在职称评聘、职级晋升等方面凭借技能优势提升待遇。

(四)推进职教改革,切实优化培训资源。一是打造特色专业。建议立足我州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着力解决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不匹配的问题。要瞄准我州“六新”产业、重点行业,着力引导职业院校重点培育2-3个州内有名、省内知名、国内闻名的特色专业,建设5-7个高水平专业集团群。二是拓展育训功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实施社会培训功能,充分释放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议相关部门将人才培训、技能认定等项目落户职业院校,办好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最大限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是补强实训短板。建议各级政府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扶持职业院校建设高水平专业实验室、“工厂化”实习实训基地,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

(五)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职教发展环境。一是配齐师资力量。建议各县(市)政府根据当地在校生规模和未来招生预期,足额足编配齐教师。由财政统筹保障经费,灵活师资引进渠道,鼓励购买服务,大力支持职业学校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兼)教师。二是推广“双向”交流机制。鼓励职业院校通过“名师工程”“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引进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到学校任教,支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一线顶岗实践。学校通过共享技能型教师,降低聘请成本,弥补“双师型”教师的不足。三是提高教师待遇。鉴于全州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中级以上职称比例偏低的现状,建议各地政府适当增加中级以上职称指数,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将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在有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纳入表彰奖励评选范围,将符合条件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计划。加大技术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