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书面)
2022-07-29 09:14:24

 

——2022年7月29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州人大常委会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为积极推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修订工作,加快推动朝医药可持续发展,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韩长发为组长,部分全国、省、州人大代表为成员,并邀请州政协委员参加的执法检查组,深入龙井、延吉、敦化等县(市),采取实地检查、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州贯彻实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州贯彻实施《条例》的基本情况

多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制定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政策,落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有效推动朝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上下齐抓共管,推动发展保障有力。一是党委高度重视。特别是去年提出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在建设医药健康产业走廊上聚焦发力,着力发展现代中药及医药健康产业,重点打造长白山特产药材集散中心和北方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为朝医药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政府出台政策。2016年,州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延边州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朝药及药材标准制定,力争做强朝医药产业。2020年,州委州政府联合印发《促进中医朝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中朝医药发展。三是开展传承保护。不断挖掘朝医文化资源,完成《乡集成方》等9本朝医药文献整理,完成《朝医内科学》等7本教材编写,出版《全炳烈名老朝医经验集》等书籍。完成《中华医藏(朝医卷)》古籍整理与编纂项目,在延边朝医院建成朝医文化展览馆。四是学术交流广泛。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于2014年成立朝医分会,目前分会已发展到8个学组、400余名朝医专家。2019年该学会在延边举办了学术年会,共同研究朝医药发展思路及对策。通过该学术平台有效促进朝医药与其他少数民族医药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朝医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强化基础建设,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一是中心医院新建重组。目前,全州共有可从事朝医服务的医疗机构355家。作为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之一的延边朝医医院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整合原延边朝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眼耳鼻喉医院,组成新的延边朝医医院,实现“朝医中医西医”三医结合的民族医医院,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二是县级中朝医院实现全覆盖。除延吉市中医院外,其余7个县(市)中医院全部加挂朝医医院牌子。图们市中医院从市医院中拨离,实现独立运营。珲春市、和龙市、汪清县中医院移地新建,全部投入使用,全州县级中朝医院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基层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扎实推进《全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目前全州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2家乡镇卫生院均可开展朝医药适宜技术。

(三)强化人才培养,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医师队伍不断壮大。朝医医师资格考试在全国正式开考,成为六个少数民族医执业医师考试之一,已累计通过执业医师186名、助理执业医师55名。积极开展“西学朝培训。经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已举办5期“西学朝”培训班,结业人数达114名,第五批“西学朝”的175名学员已完成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准备参加2023年中医(朝医)医师考试。二是启动高校人才培养。延边大学成立朝医药研究中心,由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南征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开始招生中医专业(朝医学方向)学生,目前已招生25名。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招收“朝医学”专科生,已招收154名,毕业94名。三是开展师承教育。依托我州现有的7个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和2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开展人才培育,已累计培养29名朝医药骨干人才。

(四)强化科技创新,研发能力有效提升。一是加快标准化建设。累计完朝医药省地方标准30项,其中朝医《吉林省地方标准》12项、朝药《吉林省中药材标准》15项、朝药《吉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3项。完成朝医药适宜技术整理5项,已纳入国家目录。成立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累计完成900多种朝药标本采集,开展朝医药课题研究,并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共同研发具有朝医药特征功能性食品和朝成药,为敖东药业、华康药业、朝药集团等一批资源利用型企业推出了上百种朝药和保健食品。二是建立重点实验室。延边大学重建“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名特聘院士和67名研究人员,围绕朝医文献发掘整理与品种资源等内容开展研究,已形成天然药物的专业研究体系,发表SCI论文296篇,授权专利36件,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4项。三是取得研发成果。延边朝医医院和延边利孚科技企业,共同研发的治疗肝硬化“参蒿肝康丸”和复杂性头痛“松针正脑丸”两种朝药院内制剂,2017年获得省药监局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并纳入医保目录。目前,两种院内制剂都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为申报新药奠定坚实基础。正在研发的“延边牛黄清心丸”和延边中医医院名老朝医药专家全炳烈“太一、太二、太三”三种朝医药院内制剂进入申报阶段。四是搭建研发平台。成立由州政府牵头,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延边大学等部门组成的延边天衡药品研发平台,该平台已进入实质研发阶段,拟将州内34家药品生产企业、69个品种的药品研发纳入平台体系。

(五)强化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朝药材基地建设。实施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合作,推进林农一体化长白山朝药材种植养殖项目建设。遴选延边大阳参业、安图新桥特产、延边长白山药业等企业,开展朝药材溯源体系、朝药材产业扶贫基地、定制药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敦化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青沟子乡9个乡镇被划定为长白山道地药材种植和养殖核心区。二是成为国家级朝药出口基地。以延边(延吉)中医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全炳烈为首的朝医药专家团队、体检中心、治未病中心入选国家商务部、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举办的“国家第二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名单”,成为吉林省首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为推动我州朝医药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了新途径。三是推进朝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朝医药产业,各县市着力打造“朝医药+发展模式,推进康养、饮食、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比如龙井市立足优良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产业基础,投资35亿元启动了朝医、中医、西医三医相结合的特色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已初具规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州朝医药发展整体向好,但是横向对比藏、蒙、维、彝等少数民族医药,还存在不少差距。从我州朝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朝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仍存在着一系列亟需破解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政策保障。一是未做统一规划。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州朝医药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州县两级未把朝医药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也未建立朝医药工作领导机构或议事机构,各部门在朝医药文化、医疗、科研、产和保健领域处于各自发力状态二是资源配置有限。各县(市)卫健局未设立中朝医管理科室,均由其他人员兼职。县级中医医院虽然加挂朝医院的牌子,但是对朝医药发展认识不足。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中朝医类床位、“中医馆”的朝医药服务率低,诊疗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三是缺乏政策支持。检查中,社会各界普遍反映我州现行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已不能满足朝医药发展新需求,建议加快修订条例并配套相关文件,以有效解决朝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州的朝医药发展机制还不健全,没有朝医药事业投入的专项资金、发展基金,国家对朝医药发展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无法保障朝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乏力,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缺少人才激励机制。朝医医师接受规培后方可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但我州未建立规培基地,无法开展朝医中级以上专业职称考试评审,使从业者职称止于初级,必须通过再次考取中医医师资格后才能发展和晋升,无形中增加了朝医药人才培养难度,导致朝医工作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二是人员编制不足。全州朝医疗机构人员编制普遍严重不足,从业人员极不稳定,人才严重匮乏。比如延边朝医医院作为我州朝医中心院,即是国家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单位,又是国家级民族医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现有职工957人,而实际配编仅1/3强,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三是师资力量弱化。我州朝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延边大学,但延边大学现任朝医药专业师资仅有20余人,且老龄化较严重,急需凝练一批新的专业教师队伍,强化梯队建设,完善师资力量。

(三)内生动力不足,研发能力较弱。一是科研力量分散。目前,我州普遍存在传统验方研究、基础科研、企业研发、临床应用等研究领域各自为阵,相对独立状态,科研力量分散,缺乏真正意义上“学、研、医、产、用”为一体的研究服务平台,很难跟国内中医、民族医抗衡。二是研发条件不匹配。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虽然建立,但名不副实,处于无编制无专职人员状态。由于科研人员少,科研硬件条件差,与朝医药发展极不相称,满足不了发展需求。三是标准体系不完善。长白山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林区盛产1781种天然药物,其中不乏朝医文献记载和惯于沿用的珍贵朝药材,但因国家没有统一的朝药评价体系标准,朝药材在开发利用、研发、申报过程中无法体现出朝医药的特点,导致很多朝医疗机构无朝药可用

(四)发展基础薄弱,产业水平较低。一是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我州部分朝药材基本处于野生状态,长期无序的破坏性采挖,导致野生资源不断萎缩,直接影响到朝医药可持续发展。比如淫羊藿,因采挖破坏严重,造成货源紧缺,价格也从2019年的56元/公斤飙升到200元/公斤。二是深加工能力不强。全州仅有少数几家药企能生产朝药,除吉林敖东、华康药业外,其他企业朝药新药与院内制剂的深加工能力相对偏低,目前还没有一种朝药获得国药准字号,也没有规模生产朝药的龙头企业,没形成知名品牌,导致朝药市场占有率较低。三是产业融合有待提升。我州以朝医药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刚刚起步,朝医药与健康、旅游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有待深化。

(五)宣传推广不够,传承保护意识不强。一是宣传不到位。从检查情况来看,不仅普通百姓,就连部分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医院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甚至都说不清何为朝医药,朝医药有何特色与作用,因此朝医药事业的宣传与普及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二是缺乏保护意识。朝医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充分的文献依据、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我州对朝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还不到位,目前全州还没有一所成规模的朝医药博物馆。三是“朝药食”产业未引起重视。朝药在朝鲜族养生保健、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参鸡汤、石锅饭、煎沙参、拌桔梗等朝鲜族美食都使用长白山道地朝药材,这是朝医药“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理论的体现,也得到了州内甚至国内外美食爱好者的认可,但我州始终未把“朝药食”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培养。

三、下一步贯彻实施《条例》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民族医药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医药产业发展。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朝医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一)要坚持统筹推进,在加快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突出规划先行。为保护传承发展好朝医药事业,建议州县两级把朝医药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朝医药发展整体规划,明确朝医药发展方向和目标,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成立相关机构。建议由各级党委牵头,州县两级建立发展朝医药领导小组或议事机构,把卫生健康、市场监督、药品监管、农业农村、医疗保障等部门纳入进来,统筹推进朝医药发展,切实加强对朝医药工作的领导三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快修订发展朝医药条例,为朝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各级财政加大对朝医药事业的投入,每年列支朝医药发展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朝医药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朝医药产业金融扶持力度,建立朝医药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保障我州朝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重视朝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快人才培养。充分借助延边大学资源优势,开设朝医专业,梯队培养朝医专业学生,做到院校教育、毕业后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围绕医院、企业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定向、定单、联合培养,为朝医院、药企精准培育急需的全产业链人才。二是重视师承教育。建立朝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名老朝医的资源优势,在州、县、乡、村四级开展名老朝医药师带徒活动,夯实朝医药人才队伍基础。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朝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合理安排朝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加快建立朝医规培基地,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机制,解决朝医多年来无法进级的短板。

(三)要坚持科技创新,在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推进校地合作。建议州政府加大与延边大学合作力度,在延边朝医院加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牌子,进一步推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加大对朝药材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企业的扶持力度,力求在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上寻求突破。借助国家级朝医药出口基地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加快朝医药“走出去”步伐。三是加快科技成果应用。鼓励和支持朝医院、药企“借助外脑”把更多的科研实验室搬到延边来,给予重大科技项目和政策支持,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药企之间的“鹊桥”,推进“学、研、医、产、用”一体化进程,孵化一批科研成果,破解朝医药发展瓶颈。

(四)要加快基础建设,在提升服务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大专项扶持。建议借鉴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发展的经验做法,由财政全额补助获得朝医医师资格证的医师。加快州县两级朝医医疗机构建设,提高朝医药整体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加快基层网点建设。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加快巩固朝医药在基层的基础地位,重点加强乡、村两级网的朝医药服务建设,使村卫生室朝医药服务功能逐步完善,让朝医药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三是加强医保报销力度。目前,我州能纳入医保的朝医药过少,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部门支持,给予我州边疆少数民族政策倾斜,增设纳入报销范围的朝医诊疗项目和朝药品种,支持更多的朝成药进入国家、省级医保目录。

(五)要注重产业培养,在三产融合上实现新突破。一是重视源头保护与发展。建议加强对野生朝药材资源保护,组织开展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定期普查和保护。大力支持道地朝药材品种选育和产地保护,扶持道地朝药材生产基地规范化建设,鼓励道地、特色朝药材品种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着力培育延边道地中朝药材区域公共品牌。二是做强朝医药产业。鼓励朝医药生产企业向朝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发展“药企+基地+农户”合作模式,以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种植养殖朝药材,切实加强对朝药材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优先扶持吉林敖东、华康药业、延边利孚、朝药药业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全州中朝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做活“朝医药+”新业态。立足“产业强州”战略,围绕“朝医药”这张名片做文章,做好朝药食产业,做活“朝医药+”新业态,将朝医药各产业链做大做强,着力推进健康延边建设。